01京东外卖于2月11日启动招募计划,5月前入驻商家免佣,成为外卖行业最大变量。
02市场监管总局9月再次约谈平台,要求规范促销行为,推动行业有序发展。
03淘宝闪购将“骑手”升级为“骑士”,推出秋季制服及多项福利保障措施。
04美团骑手老张6月收入突破3万元,显示外卖行业高收入可能性。
05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覆盖超15万人,提升骑手就业质量。
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,仅供参考
淘宝闪购推出新款秋季骑士制服
盛夏的酷暑里,及时点上一杯冰咖啡,“牛马”成功续航;秋天的第一杯奶茶,给自己一份仪式感的慰藉;日常突如其来的小病小痛,半小时左右,就能获得“解药”……
以上已经被我们视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瞬间,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群体作为支撑保障——网约配送员,我们通常称他们为“外卖小哥”“骑手”。
由外卖小哥、平台、商家等共同支撑起的外卖行业,近几个月来热度不断。从京东入局、三分天下,到大额补贴、反内卷竞争,再到群体关注、权益保障……这场从年初就上演的“外卖大战”或将成为外卖行业迎来新气象的一场“持久战”。
9月9日,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王秋苹介绍,针对近期外卖平台补贴争议,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及时约谈主要外卖平台。相关平台快速响应,集体发声,承诺严守法律法规,杜绝不正当竞争,抵制恶性补贴,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。
外卖巨头“三国杀”
行业格局正在重塑
近年来,在线外卖平台市场爆炸式增长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,截至去年12月,我国共有5.92亿名网上外卖用户,占网民整体超50%。这一规模远超其他国家,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。
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去年,32.34%的消费者每周点5~10次外卖,23.25%的消费者每周点3~4次外卖,14.51%的消费者每周点1~2次外卖,远超电商购物频率。另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,到2030年,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或超2万亿元。
即时零售市场红红火火,外卖配送行业也热热闹闹。
在中国外卖配送行业中,美团长期处于绝对主导位置,与饿了么“七三”分天下。
但也有看着眼热,不甘心的。2023年,抖音曾面向部分商家推出团购配送服务,微信也曾试水门店快送小程序;2024年,快手在团购套餐的服务保障中增加了外卖到家功能;滴滴出行等平台也尝试过进入外卖市场……无奈,他们都没能撼动美团和饿了么的地位。
很多人认为,外卖市场已难以容纳第三家企业的崛起。但今年京东的入局,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。
2月11日,京东外卖启动“品质堂食餐饮商家”招募计划,正式杀入外卖市场,并宣布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受全面免佣政策。4月11日,京东推出外卖百亿补贴活动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京东这一动作是中国外卖行业近十年来的最大变量,外卖行业迎来了“三国杀”的竞争新阶段。
京东强势入局,阿里不甘示弱,整合旗下饿了么餐饮商家资源,推出“淘宝闪购”,加入外卖大战。
“实际上各大平台仍在不断涌入外卖市场。”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分析认为,一方面,外卖需求仍在持续爆发,需要外卖的消费者越来越多;另一方面,外卖平台可拓展的新业务越来越多。市场之广阔,使得现有的头部外卖平台无法独揽所有本地平台业务,而消费者也希望有更多的可选平台。
转眼,“三国杀”已有半年,行业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。
根据瑞银8月25日发布的研报,以订单量为衡量标准,淘宝闪购、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已经从竞争前的11%和二季度的13%翻番至最新的28%;美团的市场份额则从竞争前的85%、二季度的74%下滑至65%;京东的市场份额从二季度的13%降至7%。
谁薅到了羊毛?
行业需要良性循环
“满25减24”“满15减15”“0元喝奶茶”……当铺天盖地的优惠措施、大额补贴来袭,网友们笑称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”。但热闹的背后,出餐延迟、送餐时间变长、口味变差、店员崩溃等问题不断涌现。商家、消费者开始“讨饶”:什么时候外卖能恢复正常?
那么,这场外卖大战中,到底谁“薅到了羊毛”?
一方面,平台“神仙打架”,商家销量激增,骑手订单增加,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,应当是皆大欢喜。但另一方面,订单的激增,让商家出品的质量变得参差不齐,食品安全隐患提升。同时,远超平时的订单量也大大增加了骑手的劳动强度,影响服务水平,使得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大打折扣。而商家尤其是非头部中小型商家,则陷入“不参与或失去市场,参与了或无利润可言”的两难境地。商家、骑手、消费者看似是获利者,实则在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。
困于“内卷式”竞争,最终将没有赢家。
今年5月,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、中央网信办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商务部,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约谈京东、美团、饿了么等平台企业,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、平台内经营者、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。
7月,市场监管总局再次约谈饿了么、美团、京东三家平台企业,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规规定,严格落实主体责任,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,理性参与竞争,共同构建消费者、商家、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,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。
9月,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外卖平台补贴争议再次约谈主要外卖平台。
短短五个月三次约谈,官方态度鲜明,也为外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—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,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,理性参与竞争。
只有良性竞争、理性竞争,才是真正能持久让各方获益的。“通过真金白银让利消费者,为商家创造增量空间,既缓解价格战压力,又推动服务升级。若能持续优化供应链效率,有望形成‘消费—商家—平台’良性循环,为行业提供反内卷样本。”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,虽然这场外卖大战战果还未知,但是管理部门及时提醒和管理,对整体发展将带来正向的作用。
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竞争情况,要求提升服务质量,严守食品安全底线,保障消费体验;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,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;推动平台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,提高骑手权益保障,构建消费者、商家、骑手、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。
权益保障集体升级
骑手职业化未来可期
8月,美团在立秋请骑手喝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,淘宝闪购宣布“骑手”升级为“骑士”并为骑士推出新款秋季骑士制服,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福利保障举措。
犹记得2月,京东成为首个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,激起行业涟漪。外卖大战的着墨就是应该回归到“人”身上。
当前,全国外卖骑手规模已突破千万,他们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,被誉为城市运行的“毛细血管”、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最近一段时间,无论是暑期大学生兼职还是体制内下班赚外快,又或是纯粹为了减肥、打发时间,外卖骑手队伍愈发庞大。
骑手因其不错的收入、较低的门槛、高度的自由、简单的关系等优势,成为许多人的选择,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。
在本次外卖大战中,出现了不少“单王”,月入过万的大有人在。
在北京合生汇商圈跑单两年,饿了么骑手老张乘着外卖旺季和淘宝闪购上线的东风,今年6月的收入突破了3万元,创了纪录。饿了么合生汇站点齐站长介绍,6月站里有5人超过3万元,超过70%的骑手收入过万元。不仅如此,站点还新招了50多名骑手,为更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。
随着群体的壮大,骑手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。近年来,中央高度重视新就业群体发展,要求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。各地通过党建引领,开展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、服务管理等工作,推动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会,引领行业规范发展。
本次外卖大战,在重塑行业格局的同时,或是一次进一步突破难题,推动外卖骑手职业化发展的契机。
不可否认,有相当一部分骑手将送外卖当作一份过渡性工作,但随着行业发展,骑手人数增多,不少骑手在积累了相关经验和技能后,已成为稳定从业者。探索骑手职业化路径,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、专业的配送员群体,更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。
淘宝闪购此次将“骑手”升级为“骑士”,一字之差,却也是带上了专业与职业的定位与内涵。另外,淘宝闪购到今年底,对全国稳定跑单且有意愿缴纳养老、医疗保险的骑士,将补贴至少50%保险费用,对骑士队长、荣誉骑士则将全额补贴;围绕职业保障将在更多省份覆盖“新职伤”保障,全量足额为骑士缴纳费用,同时为所有骑士免费增加“防暑险”,覆盖热射病诊疗费用。
美团和京东此前也都公布了骑手社会保障新进展。美团表示“社保全面落地,今年年底养老保险补贴将推广全国,预计覆盖超过百万骑手;骑手‘工伤险’从7月1日起扩大范围至17个省市,由美团全额缴费”。京东8月19日发布公告称:“截至目前,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5万人,公司为他们全部缴纳五险一金且承担所有费用,每人每月平均缴纳约2000元。”
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,随着平台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必将推动各个平台重构当前骑手用工模式,让更多骑手从灵活用工变为正式员工,对于提升该群体就业质量大有裨益。
未来,职业骑手或许也会成为你我的选择。
个人配资,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,本地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